如果Z世代的饮酒量在减少,那就意味着,当他们确实有饮酒行为时,相关领域的竞争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那么,酒类品牌在瞄准这一关键人群时,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对于品牌方和营销人员而言,追踪Z世代对含酒精饮品的偏好至关重要,因为这一代人正凭借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重塑饮品行业。
与前几代人不同,Z世代饮酒频率更低,且饮酒时更为审慎。出于对心理健康、成瘾问题以及健康生活的关注,许多Z世代选择完全不饮酒,或仅在偶尔场合饮酒。
Z世代更青睐与自身生活方式相符的饮品:便捷、风味独特且符合道德生产标准。即饮鸡尾酒、预调气泡酒以及龙舌兰基饮品尤其受欢迎,这体现出他们对 “真实性” 和 “手工品质” 的追求。
但关键问题在于:传统营销策略对Z世代的效果已大不如前,且他们购买酒类的方式也呈现出显著的转变趋势。
从经济层面来看,Z世代正逐渐掌握消费能力,并对市场趋势产生影响。他们的偏好推动着行业创新,也迫使传统老牌酒类品牌做出调整。未能顺应这一趋势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失去市场相关性的风险。
以下便是Z世代在酒类消费中真正关注的要点。
口感
Z世代希望饮品口感优良。这听起来或许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相较于前几代人,Z世代对“口感”的追求呈现出全新的动态特征。
业内专家表示,口感一直是影响消费选择的因素,但Z世代的理解和追求方式有所不同,他们不一定受传统束缚,许多人会主动寻找带有意外风味特征的葡萄酒,或是添加了植物萃取成分的烈酒。
他们既接受浓郁鲜明的口感,也欣赏细腻微妙的风味,尤其偏爱层次丰富、富有表现力的味道,比如柑橘风味突出的味美思酒,或是带有一丝辛香的桶陈波本威士忌。无论是天然橙酒,还是精酿金酒,Z世代的好奇心正推动着市场对高品质口感体验的需求增长。
“口感”的核心在于原料,优质口感不应来自人工合成的风味,而应源自食材本身的真实味道。
选择饮品时,口感对每一代人来说都是重要因素,但Z世代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会更主动地去思考“什么口感好”以及“为什么好”,这种目的性远超前人。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关乎风味,更关乎原料、品质与真实性。他们想要的饮品,是用新鲜水果或天然原料制成的,口感要如同在酒吧里点到的鸡尾酒一般地道。
为了深入探究Z世代的需求,Talkhouse Encore与人工智能驱动的研究平台 Panoplai合作打造了 “数字分身”—— 他们构建出一个Z世代Talkhouse Encore消费者的虚拟形象,以此开展调研。
“调研发现,80%的Z世代会优先选择罐装鸡尾酒,核心原因是口感;但在他们眼中,‘好口感’意味着‘真实原料’‘信息透明’,以及‘符合更审慎、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原料。他们不只是在追求风味——他们选择的饮品,要能体现自己期望的生活状态与身心感受。”
体验
对Z世代来说,饮品不只是饮品,更是一种体验。
专家表示:“Z世代不只是在‘品尝’,更是在‘探寻’。无论在当下还是过去我们追踪的趋势中,都能看到这一点。他们会被‘体验感’吸引,因此那些能讲述故事、契合自身价值观的饮品,比如精调鸡尾酒或秉持可持续理念的品牌,会成为他们的首选。他们渴望‘真实性’与‘大胆的味觉冒险’二者兼具。”
这种“体验”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对Z世代而言,饮用葡萄酒或烈酒不只是一次消费行为,更是一种体验。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透明性、独特风格与明确主张’的品牌,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关注。无论是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赋能的包装来展示葡萄园细节,还是与文化潮流引领者推出限量联名款,他们想要的远不止‘一杯酒’,他们更想获得‘一种立场与态度’。酒瓶背后的体验,必须与瓶中饮品的品质相匹配。”
新的数字货架
品牌需要思考与消费者的触点究竟在何处。
社交媒体正迅速成为新的数字货架。Z世代期待无缝衔接的电商路径,无论是通过品牌官网、第三方平台,还是配送整合服务。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直面消费者(DTC)的销售模式以及“移动优先”的消费体验只会越来越受欢迎。因此,葡萄酒与烈酒品牌必须尽可能简化数字购买流程,才能触达 Z 世代群体。
专家指出,Z世代正在彻底重塑酒类产品的“发现、选择与享用”方式,他们饮酒频率更低,但目的性要强得多。如今的消费早已不是“随手拿起货架上的任意产品”那么简单:他们要找的是与自身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契合的产品。他们会主动做功课——查看成分表、在社交平台上看测评,而且往往在实体店看到某个品牌之前,就早已在网上发现了它。
从调研结果来看,这种转变只会持续下去。Z世代正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高端、低酒精度的烈酒基饮品,因为他们追求平衡——既想享受饮酒的乐趣,又不想过量。关于原料与来源的信息透明度正变得愈发重要,而即饮饮品作为一种兼具便利性、目的性,且能体现他们社交需求的产品形态,在这一趋势中确实起到了引领作用。
品牌忠诚度
社交媒体是新的数字货架,我们也知道Z 世代常会通过网红博主和网络平台寻找下一款热门产品。
但如果因此认为这会直接转化为简单的品牌忠诚度,就是对当下情况的过度简化了。不妨想想,每位消费者在每次刷社交媒体时,都会看到多少个其他品牌、多少位其他网红博主。
Z世代是有忠诚度的,但这种忠诚度需要主动争取,而非凭空假设,如果某款烈酒或葡萄酒品牌能持续提供高品质产品、与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并且始终保持市场相关性,他们就会反复选择这个心仪的品牌。但与此同时,Z世代也非常乐于尝试新事物,他们常会通过社交媒体或口碑传播发现新品牌。
事实上,Z世代每年消费的品牌数量至少是老一辈人的两倍,而且他们涉足的饮品品类也比许多父母辈多3到4个。
吸引消费者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品牌必须持续重新争取Z世代的关注,才能保持自身的市场相关性,并赢得长期忠诚度。文化敏感度、适应能力与信息透明度,对品牌而言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加分项,而是维系这一世代消费者粘性的基石。
真实性
过去的营销策略不一定适用于未来。若品牌无法把握正确方向,不仅会让Z世代产生反感,更会永远疏远这一群体。
过时的营销策略,以及任何过度强调性别差异、带有精英主义色彩或缺乏同理心的宣传内容,都会让Z世代反感,浮夸花哨的品牌包装、毫无意义的传统声望营销,往往难以打动他们。他们想要的是兼具优雅感与目的性的品牌叙事——既要有现代设计元素,也要有清晰的原料来源信息,还要能产生真实的社会影响力。对于追求真实性的 Z 世代而言,光靠花哨的瓶身标签已无法赢得他们的青睐。
华而不实、过度包装的风格早已过时。
专家表示:“Z世代不会为了‘传统’而推崇传统,除非能与他们的生活体验产生共鸣,否则再精美的标签、再老牌的品牌,都无法拥有往日的分量。他们会主动远离那些‘脱离大众、以彰显身份为核心’的营销模式,转而选择那些传递‘包容性’与‘真实性’的产品。”
这一逻辑贯穿于所有细节,无论是产品使用的原料,还是浮夸的品牌包装,皆需遵循此原则。
“麦芽基饮品、过量糖分,以及来源不明或成分晦涩的原料,对他们的吸引力都较低。同时,他们也会回避酒精度过高、喝起来有厚重感或让人不适的饮品。对Z世代而言,饮酒的核心是‘平衡’与‘掌控’。”
“Z世代同样重视‘真诚’与‘联结’,因此那些看似虚假、过度浮夸却缺乏实质内涵的品牌,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想要的产品,需能体现自身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纯净的原料、透明的信息,以及真实自然的氛围。”
“在酒类消费领域,‘真实性’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