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太地区的消费者饮酒量减少了?

尼尔森智库(NielsenIQ)的最新研究表明,亚太地区的消费者“不再出于习惯而饮酒”。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市场的人们“有目的地”饮酒呢?


为什么亚太地区的消费者饮酒量减少了?


尼尔森智库亚太区酒精饮料主管詹姆斯•菲利普斯表示:“亚太区消费者不再出于习惯而饮酒,而是有目的性地饮酒。”


根据消费者情报公司的数据,亚太地区30%的消费者饮酒量比一年前有所减少。只有15%的受访者表示,2025年的饮酒量将比2024年有所增加。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菲律宾的消费者在减少饮酒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25年,分别有34%、38%和42%的消费者承认会减少饮酒。


但哪些因素正在影响这一趋势?这些因素在不同市场有何不同?


亚太地区41%的消费者表示,为了更健康,他们正在减少饮酒。中国大陆(52%)和中国香港(45%)的消费者因健康原因减少饮酒的比例最高。


收紧钱袋子也对亚太地区的酒精消费产生了影响,生活成本危机被认为是导致下降趋势的一个因素。


25%的适度饮酒者表示,经济压力正迫使他们减少饮酒量。31%的适度饮酒者只在特殊场合饮酒,这一趋势在韩国(38%)和日本(41%)最为明显。


与此同时,22%的亚太地区消费者(以及33%的新西兰消费者)在外出时仍会饮用相同类别的饮料,但每次购买的量有所减少。


菲利普斯在谈到这一日益增长的趋势时说道:“亚太地区消费者不再只是习惯性饮酒,而是有目的性地饮酒。这种向理性消费的转变并非昙花一现,而是一种文化重塑,正在重新定义人们饮酒的方式、时间和原因。关键问题是:这会成为实体酒吧的新常态吗?如果是这样,这将给供应商、制造商和运营商带来巨大挑战,包括如何在不疏远核心消费者的情况下满足理性饮酒的顾客需求。那些能够深入了解这种复杂的重新调整并灵活适应的品牌,才能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保持竞争力。”


无酒精和低酒精饮料在亚太市场越来越受欢迎,该地区32%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曾在酒吧、餐厅或类似场所尝试过低酒精或无酒精饮料。


啤酒在无糖和低糖类别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消费者尤其愿意尝试无糖和低糖啤酒。


来源:中国国际啤酒网

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手机版

使用“扫一扫”即可查看手机版。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