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淇淋趋势:不仅仅是慰藉食品

纵观全球冰淇淋消费情况,我们会发现人人都爱!


英敏特报告《冰淇淋 - 中国 - 2023年》中的数据显示,16%的受访消费者每周都购买包装冰淇淋,而11%的消费者每周会吃现做冰淇淋;在2023年7-10月期间,每10个英国消费者中就有9个会吃冰淇淋;超过94%的美国成年人会购买冰淇淋、新奇的冷冻食品或冷冻酸奶。


毫无疑问,冰淇淋一如既往地受欢迎,全球冰淇淋行业蓬勃发展。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冰淇淋仍然主要是一种慰藉食品。然而消费者的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导致他们对糖分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有了更多的审视。


冰淇淋品牌必须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回应,以免他们转向消费其他甜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消费趋势,以及品牌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做出回应。


什么是慰藉食品


慰藉食品是消费者在压力大的时候会选择的一些产品,能提供情绪方面的提振,带来幸福感。通常来说,慰藉食品的脂肪或糖分含量高,能量密集,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受欢迎的慰藉食品包括薯片、巧克力,当然还有冰淇淋。


全球冰淇淋行业趋势 


为“功能性食品”注入乐趣


过去几年,消费者经历了疫情带来的高度压力和焦虑,随后又经历了持续的经济下行,这对慰藉食品来说是一个“利好”。在口红效应的影响下,冰淇淋行业尤其受益于物价上涨和高通胀,其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食品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英敏特研究发现,自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饮食习惯都在向更注重健康的方向转变。冰淇淋品牌因此陷入了两难境地——是要从植物基行业中汲取灵感,接受乳制品替代品,并专注于创造一些更健康的产品来取代传统的放纵型态冰淇淋?还是加大放纵的力度,大打慰藉食品的名号?


我们对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即使在选择健康的冰淇淋的消费者中,冰淇淋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健康食品。因此,冰淇淋需要为消费者提供“适度的放纵”,在健康和享受之间取得平衡。


此前联合利华(Unilever)旗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梦龙(Magnum)在部分欧洲市场推出了两款“以情绪为灵感的”冰淇淋,产品主打冰沙和冰淇淋的独特组合,为消费者提供独具一格的多重感官体验——梦龙“狂喜”(Magnum Euphoria)是一款含有覆盆子冰沙内芯的柠檬冰淇淋,外层的白巧克力外壳中含有跳跳糖和果味糖;梦龙“从容”(Magnum Chill)是一款植物基香草饼干味冰淇淋,内芯为蓝莓冰沙,外层是巧克力和饼干碎。



来源:Magnum


冰爽舒适


怀旧情绪正在极大地影响着全球冰淇淋行业,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都被那些能让他们回忆起童年或过去的口味和品牌所吸引。


在英国,能唤起童年记忆的冰淇淋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共鸣,尤其是35岁以下的人群;在印度,很多冰淇淋品牌正通过怀旧口味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特别是针对千禧一代中的老年人推出季节性水果口味……这一切都表明,品牌应认真考虑将怀旧作为一种营销策略。


拥抱新奇的体验


在全球冰淇淋行业中,功能性配料和额外的健康益处并不是唯一引起消费者浓厚兴趣的新特点。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冒险”,至少在新口味和新口感方面是如此。人们对非传统冰淇淋口味的兴趣越来越大。


在亚太地区,花香口味的冰淇淋越来越受欢迎,25-34岁的泰国消费者中有一半表示有兴趣尝试,另外人们对咸味等其他非传统口味的兴趣也在增长,根据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的数据,自2021年以来,冰淇淋新产品增幅超过 50%。


《冰淇淋 - 中国 - 2023年》报告中的一项调研显示了消费者对巧克力的喜爱:包含巧克力脆皮(61%)和巧克力酱(49%)的多层质构是消费者的首选,其提及率超越其他选项。除了冰壳外,其他所有多层质构设计的提及率相近,表明消费者愿意探索不同的质地,但对巧克力的偏好更为强劲。


“请问您愿意购买具有以下哪些口味层次的包装冰淇淋?(多选)”


(a)如红豆、绿豆 (b)如珍珠、椰果、果冻

基于: 2902名过去12个月吃过包装冰淇淋的18-59岁互联网用户

来源: 库润数据/英敏特,2023年4月


在未来几年内,品牌可以考虑利用人工智能(AI)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定制口味和体验。


尽管对新奇口味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消费者仍然喜欢草莓、香草和巧克力等传统口味的冰淇淋。近三分之二的英国成年人认为,应该有更多高品质的经典口味冰淇淋。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的经典口味的兴趣说明,他们既想得到熟悉的舒适感,同时也希望改善口味和口感质量。


冰淇淋品牌还应尝试在熟悉的口味上加入新的元素,例如通过质地创新为夏季牛奶冰淇淋注入新活力,又或是采用流心等设计带来更多感官刺激。

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手机版

使用“扫一扫”即可查看手机版。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