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的兴衰新局

消费趋势的迭代速度正不断加快,即便如2025年春季风靡的迪拜巧克力,短短数月便热度消退。随着秋季来临,食品饮料行业的“兴”与“衰”脉络愈发清晰,以下从崛起品类与衰退趋势两大维度,拆解行业新变局。


三大崛起品类 踩中消费需求核心


1. 功能性食品饮料:从“加分项”变“必需品”


消费者对健康的刚需,推动功能性食品饮料需求突破新高,从糖果、咖啡到乳制品,“功能属性” 已成为产品标配。 


市场规模爆发: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功能性食品饮料市场规模已超2810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


渗透多品类:57.3%的无酒精饮料销量由健康需求驱动,开菲尔、活性乳酸菌酸奶等功能性乳制品销量快速攀升;适应原成分(南非醉茄、姜黄)社交提及量同比增长15.2%,消费者对“成分功效”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行业共识:正如Tastewise首席执行官Alon Chen所言,“功能性已从差异化优势,变为消费者的默认期待”。


2. 零食消费:正餐弱化下的“少食多餐”革命


“少量多次”的饮食模式逐渐取代传统正餐,零食成为消费新主流,核心驱动力是“便利性”与“营养密度”。


市场规模与频次双升:Statista预测2025年全球零食市场规模达2694.5亿美元;Tastewise数据显示,零食食用频率同比增11.2%,代餐类零食(蛋白棒、思慕雪)销量同比增10.8%;


消费习惯转变:不吃早餐人群比例同比升7.1%,全天零食消费比例同比增6.6%;“便利性”需求同比增9.01%、“饱腹感” 需求同比增6.5%,消费者更青睐小份、营养密集的零食;渠道印证:餐厅菜单中零食类菜品出现频次同比平均增8.4%,进一步夯实零食的消费场景。


3. 特色风味:健康品类的“风味突围”


即便在健康导向的品类中,“风味”正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变量,民族风味、地域特色与浓郁口感最受青睐。


全球化驱动需求:Grand View Research指出,全球化、出行复苏推动消费者对民族 / 地域风味的需求增长;


口感偏好明确:Tastewise数据显示,烘焙、零食、调味品中,“浓郁风味”产品带动消费支出同比增53.4%;社交平台上,“zesty(清新酸辣)”“fudgy(绵密巧克力)”“rich(醇厚饱满)” 的提及量分别同比增20.1%、13.4%、9.6%。



三大衰退趋势需求与认知的双重挑战


1. 可持续性消费关注度: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尽管行业仍在推进可持续转型(减浪费、降碳排放),但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关注度却持续减弱,核心瓶颈是 “成本”“认知” 与 “疲劳”。


数据下滑明显:欧洲仅9%消费者将可持续性列为生活优先项;2020年以来,购买时考虑可持续性的消费者比例从51%降至46%(EIT Food Consumer Observatory数据);


核心阻碍:31%受访者认为“价格高”是主要障碍(可持续产品均价比普通产品高 75%-80%,Kearny 数据);消费者对“可持续饮食”定义模糊,存在“认知困惑”;长期负面环境信息导致“危机疲劳”,尤其Z世代更关注自身需求,对环境话题兴趣下降(GWI数据)。


2. 酒类消费:健康与成本挤压下的失宠


作为饮料行业传统支柱,酒类消费自21世纪中期起持续下滑,健康趋势、娱乐方式转变与成本上涨是主因。


健康导向疏远:2020年后健康关注度提升,消费者对酒类的接受度下降;


场景被替代:酒吧、俱乐部等饮酒场景,逐渐被健身房、健身活动取代,社交平台上 #fitness(健身)等话题主导;价格压力大: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酒类价格涨幅超95%,进一步抑制消费需求。


3. 限制性饮食:极端模式让位于“均衡”


生酮等限制性饮食的热度显著降温,消费者更倾向灵活、可持续的均衡饮食。


关注度下滑:Tastewise数据显示,生酮饮食关注度同比降4.6%;


核心原因:长期维持严格限制饮食难度大(YouBar品牌Emily Vencat观点);以全食物(蔬果、全谷物、瘦肉)为核心的均衡饮食,因“易坚持、更灵活”获得更广泛青睐。



结语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的竞争,本质是“需求响应速度”的竞争。企业需紧扣“功能性、零食化、特色风味”三大崛起方向,同时重新优化可持续性策略(降本、简化认知)、调整酒类产品定位、拥抱均衡饮食趋势。唯有精准捕捉消费者真实需求,快速创新,才能在行业变局中占据先机。

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手机版

使用“扫一扫”即可查看手机版。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