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消费者担心进口食品传新冠风险,这家机构称不可能...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疫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月6日24时,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1161例,累计治愈出院1540例,现有确诊病例28985例(其中重症病例4821例)。

 

除中国外,已有23个国家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截至2020年2月4日,我国境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159例,其中1例死亡病例。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位于西太平洋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并已蔓延至欧洲。

 

一些国外消费者对从受感染地区进口的产品表示担忧,并询问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否能通过食品传播?

 

对于这种担忧,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发布了关于已知和潜在的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信息。BfR是隶属于德国联邦食品农业部(BMEL)的独立机构;据该机构称,关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确切传播方式的信息“仍然有限”。然而,其他密切相关的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众所周知的。BfR解释说:“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感染’,即人类或动物通过飞沫将冠状病毒释放到空气中,然后被吸入(译者注:即呼吸道传播)……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也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在这些病例中,位于手上的病原体进入了鼻粘膜或眼粘膜,从而导致了感染(译者注:即接触传播)。”

 

食品和进口商品风险如何?

 

根据截止2月4日的数据,BfR表示目前还没有人被其他途径感染的证据(包括食用受污染食品的证据)。该研究所还强调,目前还没有关于其他冠状病毒病例的已知报告与食物受污染有关。然而,最近被病毒污染表面进行的传播则有可能是通过“粪口感染”。“但这只可能发生在污染后的短时间内,因为冠状病毒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BfR的结论是,由于迄今记录的传播方式,以及冠状病毒相对较低的环境稳定性,因疫区的出口食品而受到感染是“不太可能的”。该研究所补充说,由于病毒对热很敏感,通过加热食物可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的风险。

 

在这里小编也想提醒大家,疫情防控当前,不论是出门购物还是收取外卖/快递时,不但要记得戴口罩,也请务必记得勤洗手、注意感染防控中的手卫生;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安全,生熟严格分开,饮水须先煮沸,烹调食物应彻底煮熟。


分享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